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文明创建,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作者

JRWD_20140105_ind4_01.jpg

古槐街小学志愿者在行动。

JRWD_20140105_ind4_02.jpg

灞陵桥景区风光迷人。

JRWD_20140105_ind4_03.jpg

迎新年广场戏曲文艺演出现场。

A 强化硬件建设,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2012年4月,市区灞陵路实现全线贯通。“我家住城北,老家在襄城县,以前回趟老家要绕一大圈。灞陵路修通后,回家的时间、路程都缩短了很多,别提多方便了!”市民付先生说,灞陵路的贯通,不仅在市区京广铁路以西增加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城市主干道,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是一条真正的惠民路。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现实性选择,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打造和谐宜居城区环境?魏都区用这样一组数字给出了答案。2012年至2013年,该区共承担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个,总投资107276万元,其中涉及新建道路10条,改造道路2条,打造景区、游园7处,市政设施改造12项,城市街景景观综合整治6项,给排水改造9项,人行道步砖改造1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1个,无人管理庭院1项。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56个,需建安置房65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21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启动拆迁,12个项目启动建设,4个社区安置房已实现群众回迁入住,5个社区安置房主体已封顶,在建面积100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50亿元。

2013年,魏都区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要求,坚持“两个先行、五化十有”的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全区新型涉农社区建设;进一步解决了背街小巷群众出行难问题;大力开展清潩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魏都产业集聚区雨污分流工程、清潩河橡胶一坝清淤工程;继续推进运粮河两侧景观建设,开工建设了乐行游园、万舫广场等4个游园广场,着力打造运粮河两侧休闲游园带;积极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完成31项改造任务。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惠及120户残疾人家庭。

近年来,魏都区多次对辖区公厕进行提升改造,且提升改造标准一年比一年人性化、一年比一年高。先后对13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对许继广场公厕进行重建,工程总预算投资50余万元。2012年以来,为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投资52.6万元购置高压清洗车一辆,对主次干道定期进行洒水、冲洗,提高道路管理水平;投资26万元购置果皮箱504个,在许继大道、帝豪路等主干道路进行安装,方便市民群众;投资27万余元购置环卫保洁车260辆。

在解放路南段,公厕保洁员胡运生说:“环境好了,俺就住在公厕旁边,基本上24小时上岗,脏了就打扫,始终保持公厕干净卫生。”公厕虽小,但与市民生活、城市形象息息相关。

为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营造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到位的文化活动场所,区委区政府斥资280多万元实施“两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魏都区文化馆)装修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坚持免费辅导魏都区各街道文化站开展文化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 占领文化阵地,树立文明新风

志愿服务温暖民心

在魏都区五一路街道办事处,有这样一个好人团队——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她们的平均年龄65岁,自1990年成立以来,23年如一日,用爱心接力唱响军民和谐主旋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日报》、《大河报》等几十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她们的感人故事。

从2010年开展“十万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以来,志愿者的身影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组织开展了医疗义诊、健康咨询、美容美发、义务劳动、走访慰问等20余项爱心服务。

2013年,该区投入60万元,在37个城市社区和6家医疗卫生窗口服务单位建立了43个志愿服务站,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目前,魏都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达到117个,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34686人。

多彩活动,占领文化阵地

在魏都区西关街道办事处万象社区科普活动室,随着科普仪器上模拟的“天上水”、“龙卷风”、“无形的力”等自然现象的出现,孩子们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怀着好奇的心认真观看这些奇妙现象。

辖区11个办事处多方筹措资金,共计投入575万元,分批建成了11个文化科普活动中心,购置了电脑、音响、投影仪、图书、科普仪器等一系列活动器材,为辖区居民开展各项文化(科普)活动提供了场地和器材保证。

2012年9月,魏都区被河南省科协命名为“河南省科普示范区”。

2013年,按照每月一个主题、月月有演出的总体要求,该区先后举办了“新春魏都”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全区民间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2013年元宵节文艺汇演”、“魏都区首届民间艺术团体文艺汇演”、“庆八一军民鱼水情”广场文化活动、“军民共建歌唱祖国唱响魏都”歌咏比赛等文化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伍深入广场、社区演出,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80余场,参加演出人员3000余人次,观众达50000余人。

餐桌文明,彰显城市新风尚

在清虚街百年老妈餐饮店,大堂经理吕女士说:“现在客人都知道文明用餐,一般也不点那么多菜了,若点多了服务员会主动提醒的。有的消费者吃不完也会主动要求打包,节俭意识明显增强。”

自2013年4月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在辖区餐饮服务环节深入开展了“文明餐桌”行动和“透明厨房”活动,先后对餐饮从业人员开展宣传培训6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1000余人,实现了经营性公共场所达标率98%以上。

截至目前,该区共整改餐饮单位270余家,打造“透明厨房”示范单位30余家,引领了合理点菜、“光盘行动”、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新风尚,倡导了文明就餐、合理消费新理念。

许昌作为三国汉魏故都,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许昌人的目光始终盯着那张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名片——全国文明城市。日前,许昌市向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在2013年的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我市在全国60个地级提名资格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排第10位,在河南省检查中排名第一。

作为许昌市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近年来,魏都区始终坚持为民创建,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市)等一批国字头的荣誉相继花落魏都;在为许昌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国家森林城、全国文明城创建先进城市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实现了文明、富裕、和谐、宜居的完美嬗变。目前,全区上下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实施“967”达标攻坚计划,全力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徐化冰孔晓楠

C 优化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在华佗路西段,笔者看到这里的临时便民点确实为市民提供了方便,水果摊、小吃摊等在道牙上摆放,既整齐又规范,也不影响交通,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提升。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说:“现在这里的环境太好了,既方便了群众,又规范了商贩经营。”

“既要考虑到商户的利益,又要方便群众。”魏都区城管局创建人员告诉记者,创建活动中,为解决市民群众就近购买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彻底取缔游商占道经营的现象,本着利商便民的原则,该局设置了7处临时便民点,使大量的游商进点经营,杜绝了占道经营现象。

便民点管理规范,既解决了市民买菜难,又为大量游商安了家,受到了周边市民群众及游商的欢迎。

该区围绕营造良好公共环境、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先后开展春秋季庙会、“五小”门店、食品安全、市容环境、餐饮夜市、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深挖造成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的根源,反复抓,抓反复。

由城管部门牵头,集中开展占道经营和夜市专项整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商部门牵头,集中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住建部门牵头,集中开展建设工地专项整治;文化部门牵头,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参与,集中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推动建设绿色公益网吧。同时,公安、文化、工商、质监、城管、教育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

经过集中整治活动,先后取缔治理了董庄、吴庄、五郎庙等大小春秋季庙会23个。

对光明路与向阳路交叉口夜市、解放路西寿昌里傍晚临时摊群占压快车道经营、许继大道与解放路交叉口以北路段占道比较严重的夜市摊群进行了重点治理,共取缔和规范各类占道经营摊点940余处,清理占道灯箱830余处。

对部分“五小”门店环境卫生差、无“三防”设施、进货台帐和消毒记录不完善、食品原料就地存放、消毒柜未使用、健康证不齐全等进行重点督导,通知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和督察通报。

在2013年“创文”迎检期间,共治理网吧3680次,“五小”门店270余家,进一步优化了人居环境,为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做出了积极贡献。

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不断完善。我区启动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重点在公共建筑和2001年以来新建的商品住宅楼增设无障碍设施。目前,我区主要干道盲道铺设、道路缘石坡道设置已完成,5个游园改造全部完成,4个单位完成无障碍坡道、厕位及无障碍标志的完善工作。

同时,对铁西区61条步砖松动的道路及背街小巷和16条缺少路铭牌的道路进行维护完善,持续管理,保证铁西区路灯道路装灯率100%,亮灯率99%,实现了辖区内道路通畅,步砖平整。

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车辆和行人闯红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的管理,取缔无牌无证机动营运三轮车上路行驶、占道停放。加大了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进社区、进学校的宣传活动,引导市民自觉文明出行,切实提高群众交通法规知晓率和交通出行满意率。

严格落实道路施工和临街场地施工围挡标准,在实体围墙设置创建公益广告;各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严禁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严厉查处施工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并及时清理路面抛洒污染物。

D 转变思想观念,真心为民服务

魏都区为民服务有“三变”,助推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三变”就是,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

如今,在魏都区任何一个街道办事处,人们都会看到便民服务办公大厅,工作人员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服务,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目前,办事处、社区可直接实现全程代理业务21项,人劳、民政、计生、教育、卫生、住建、残联、工商、公安等25个职能部门107项服务流程重新进行梳理,在服务时限和服务标准上进行优化和精简,实现了流程再造。

“拨打3112345,有事您找魏都区委区政府”、“畅通联系渠道,倾听百姓呼声,魏都区3112345为民服务热线竭诚为您服务”、“尊老敬老做奉献,12349为老救助公益热线走在前”……这是如今在魏都区大街小巷的商户电子屏上全天候循环播放的宣传标语。

通过下面这个事件,我们来感受一下魏都区为民服务的高效快捷。

2013年11月25日9时36分,3112345为民服务热线接到电话:工农路新景院小区部分电梯质量不合格,导致群众经常被困,影响居民生活16号楼东单元故障率较高,请区安全部门过问。

当日11时28分,区里已按程序转质监局办理。

11月26日8时32分,区质监分局办理并反馈小区电梯已检验,整改完毕。10时12分,五一路街道办事处回复认定办结。

这则事件仅仅是魏都区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办结案中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魏都区信息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共上报服务事项45302件,办结44233件,办结率为98.7%。

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魏都区始终把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主动协调,多方借力,不到两年时间就建成了45个高标准的城市社区服务设施;在全区大胆探索了以“社区、小区、楼院、楼洞”为主体的“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实现了社区党建、信访稳定、城市创建等30余项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

如今,魏都区351个无主管庭院中有207个庭院实现了有人管理,并顺利完成了55个无主管庭院达标考评工作。无主管庭院,这一城市管理的“顽疾”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随着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在魏都区广大干部心中深深扎根。他们走出机关大楼,沉到院落住户,真情服务百姓,处处为民着想、时时为民分忧,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战场上的主力军——魏都区在创建活动中通过一件件惠民实事、一项项实干举措,处处体现为民创建的理念,绘就了一幅和谐文明的新画卷。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