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欢迎您

退休后成为社会法官,积累了一套调解经验
马增杰: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乐趣

作者

JRWD_20140401_ind7_01

马增杰在工作中。

□记者 郭剑 通讯员 张昕文/图

古道热肠,指待人真诚、热情,形容一个人热心好义。3月25日,记者采访魏都区首届道德模范获得者马增杰时,感觉用这一成语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了。

照顾孤寡老人捐助困难学生

马增杰在部队服役时,就照顾过驻地一位五保老人李忠。每天趁训练间隙,他赶往李忠家劈柴、做饭。时间长了,他的行为感动了十里八乡,当地政府把他的事迹编成戏曲传唱,他因此被评为1970年承德地区“爱民模范”。

1990年转业到地方,在原许昌烤烟厂工作的马增杰偶然得知当时在许昌高中上学的禹州籍学生张永强、冯二伟家庭困难,就和爱人商量,资助这两名学子。高中三年,张永强和冯二伟吃住在马增杰家。“后来张永强、冯二伟都考上了大学。”马增杰说,“这两个孩子对我也不错,他们每年都准时到我家给我过生日。”

当上社会法官解决群众难题

2010年9月,退休后的马增杰成了西关街道办事处社会法庭的社会法官。由于声名在外,前来找他处理问题的群众已经超出了西关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魏都区。马增杰来者不拒,用自己的热心与爱心去解决每一个难题,解开每一个“疙瘩”。

家住白庙社区的郝言由于父母离婚,17岁的他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在自己走投无路之际,他找到了马增杰。马增杰一方面照顾他的吃饭住宿问题,另一方面给郝言的父母打电话。经过几次耐心的劝说之后,郝言的父母终于承诺担负起对自己儿子的照顾之责。在得知郝言有参军这一想法后,马增杰又热心地帮助郝言办理入伍手续。“这孩子挺争气,现在在部队表现可好了。”马增杰说这话时,就像自己的儿子得了荣誉一样。

坚持动脑用心积累调解经验

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从担任社会法官伊始,马增杰就为自己定下了向法院法官学习、向新闻联播学习、向同事朋友学习的计划。

区人民法院七里店法庭的法官姚华伟提起马增杰,就一直夸他学习认真。马增杰根据以往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自己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再融合自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用300多页稿纸写下了对社会法官工作的所思所感:“调解有窍门,看他什么人;调解讲人情,关键得真诚;调解有情意,说话有道理……”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运用灵活多变的调解方法,马增杰先后被评为“许昌市纠纷调处能手”和“河南省优秀法官”。

采访中,马增杰经常提到的两句话就是“作为一名党员没有退休,时时刻刻都应该保持工作状态。”“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乐趣,我喜欢解决大家遇到的困难。”马增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在用心书写着自己平凡而又厚重的人生。

魏都区首届道德模范风采⑨

魏都网 版权所有 地址:许昌市魏都区天宝路666号 邮编:461000豫ICP备14003499号
业务电话:0374-5055526  值班电话:0374-5055526 邮箱:jinriwei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