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教育,让孩子远离危险 |
本报讯(记者 付家宝)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
古槐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朱永涛认为,现在许多家庭都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过度溺爱孩子,导致一些孩子缺乏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而且自我保护意识不高。
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把孩子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一方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下面这些安全知识,不妨让孩子牢记在心。
上下学的时候,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过马路应当走斑马线或者天桥。注意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的指示。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不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不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不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不逆行骑车,不与机动车抢道。行驶的路途中要与机动车保持一定距离。另外,未满12岁的儿童不要独自骑车。
在校内活动的时候,应注意:上下楼梯不要拥挤、礼让慢行。打扫卫生时要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不用湿布擦电器开关。
不玩与火有关的游戏,不乱烧废物。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屋子要勤通风,勤打扫。
如果自己在家时,要关好门窗。对陌生人来访不随便开门。外出游玩要告诉家长自己的行程去处,并且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